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 。
2021年第四季度 ,人民银行依法对32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 。被处罚的单位包括水电 、燃气 、物业缴费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停车场 、保险公司、连锁餐饮 、医疗机构等。
2021年全国共核实拒收现金行为212起
近年来 ,社会上拒收现金现象时有发生。在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近年来 ,社会公众的支付需求日益多元化 、多样化,同时,受市场竞争 、用户体验 、成本控制 、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金服务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拒收现金即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范一飞在发言中介绍,2021年,全国共核实拒收现金行为212起,对其中社会影响较小的进行了宣传教育 、督促改正 ,对影响较大的87起给予了行政处罚,其中以停车场 、生活缴费、保险公司为主。
人民银行提示,社会公众如遇到拒收现金行为 ,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 ,依法维权。广大经营主体应强化法治观念 、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诚信经营 、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 ,提升服务 、共同打造现金和谐流通环境。
整治拒收现金长效机制逐渐形成
整治拒收现金工作是人民银行金融为民的基础工程 。早在2018年 ,央行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社会经济生活加速数字化 、线上化,“数字鸿沟”对现金收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经济主体现金服务意识有所弱化 ,拒收现金现象又有所抬头 。对此 ,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持续深入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 。
此后,2020年12月 ,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并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类收费要具备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对自助服务机具厂商提出兼容性要求。
记者从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 ,为更好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 ,人民银行从多个方面推动相关机制建设 。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整治网络。人民银行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作 ,与交通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公共交通领域现金收付治理工作,会同多方力量建设协同管理体系 。发改委在其“信用中国”网站开设专栏 ,公示拒收现金受处罚主体。
二是明确政策标准,规范收付行为。针对场景复杂、主体繁多 、公众对拒收现金理解差异大等问题,人民银行制订发布人民币现金收付指引,完善违规处罚标准 。
三是开展多维度正面宣传,营造良好整治氛围 。2021年,组织微信 、短信等宣传信息 ,受众涉及约2.17亿人次,策划主题宣传专栏及短视频,受众涉及0.68亿人次。
四是全面核实线索,严肃违规处罚。2021年全国共核实拒收现金行为212起,对影响较小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影响较大的87起给予行政处罚,处罚数量占拒收现金数量比率为41%。其中以停车场 、水电燃气物业缴费 、保险公司为主。
拒收现金问题明显减少
“2021年开始,人民银行加大了整治力度,对多起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每季度都在官方网站对处罚情况进行集中曝光,形成了较强的警示威慑效应。”在前述座谈会上范一飞总结 。
经过集中整治,公众对拒收现金违法的认识显著增强,拒收现金投诉和舆情有所减少 。
“目前,整治拒收现金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现金法偿性观念进一步加强 。行政处罚涉事主体均已整改到位 ,公示曝光形成较强警示效应,舆情反响积极正面。一些零售平台企业牵头商户签署杜绝拒收现金承诺书,形成较好示范作用 。二是拒收现金问题明显减少。”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
转自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 :马梅若
来源 : 中国金融新闻网
声明 :爱厨爱家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反馈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反馈】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投资金额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