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粥为什么反而胖了
相信很多人都试过,为了减肥不吃米饭馒头主食只喝粥,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样不仅体重没降下去,身体还熬坏了。其实这是因为粥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因为粥是大米熬制的,在熬煮过程中淀粉变糊,造成糖分变高,因此喝粥之后人体血糖会明显升高,而正常人体为了防止血糖升高,会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成分,容易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这就导致了喝粥容易长胖。

长期喝粥对胃的危害
粥属于流食能够直接到达小肠,很多人误以为喝粥能够达到养胃的效果。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喝粥并不能养胃,只是减轻了消化系统的负担,而且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如果长期吃粥,还会对胃部带来一些伤害。

例如长期吃粥能够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因为粥容易消化,长期吃会让肠胃越来越娇气,以后再吃一点硬东西都会觉得难受,胃痛。此外再加上粥不用咀嚼,老年人经常喝粥还会加速牙齿老化等。

因为粥易消化,会刺激胃酸分泌,而大量的胃酸会对胃部溃疡面或胃粘膜起到刺激作用,长时间下来,会阻碍溃疡创面的愈合。因此,正常人不宜长期吃粥。而对于一些患有胃炎及胃溃疡的患者,长期喝粥还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甚至导致整个食管糜烂,会加重胃病。

这几类人不宜喝粥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不宜喝粥,尤其是白米粥,熬的比较软烂容易消化吸收,因此里面的糖分含量远远高于一般主食,糖尿病患者吃了之后会导致血糖迅速飙升,不利病情恢复,有时候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孕妇
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孕妇来说,最好是不要喝粥。一方面是因为粥这种食物成分单一长期吃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另一方面,还因为粥里面糖分很高,一般孕期都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吃多了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容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

肥胖患者
上面我们解释了吃粥容易造成身体发胖,营造粥里面的淀粉成分被吸收转化为血糖无法被及时利用,从而转化为大量脂肪,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胖,因此身体过度肥胖的人群不宜吃粥。
